1月12日,受张文生同志委托,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次仁玉珍主持召开市委政法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学习会暨主题教育专题研讨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和“充分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主题开展学习研讨。市委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科室干部职工参加。
学习中,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主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等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论述、《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以及王君正书记在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枫桥经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相关文件、学习材料。班子成员白玛泽仁、王贵昌、刘显明3位同志围绕主题进行交流发言。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传承发展了“枫桥经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一批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基层治理成功实践。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开展主题教育的意见和工作方案,先后40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安排部署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一系列工作举措。
会议指出,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是昌都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开局起步之年。要紧紧围绕市委“22445”工作总体思路,站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学习成果,深化落实“枫桥经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会议要求,一要在学深悟透上见行见效。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前后贯通学、历史对比学、及时跟进学、持之以恒学,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厘清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了然于胸,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坚定性。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紧密结合新时代昌都政法工作的特征特点和任务要求,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实践基础,自觉主动地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理论上的清醒筑牢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二要在精髓要义上精准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浦江经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要深入学习“枫桥经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蕴含的战略思维,把握精髓要义,抓准抓实工作切入点,坚持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找准工作落脚点和发力点,把“枫桥经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千万工程”、践行“浦江经验”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三要在探索实践上发展运用。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厘清基层政府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权责边界,明确县(区)职能部门、乡(镇)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构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基层治理体制。聚焦“五治融合”体系建设,更加突出党建引领,掌握基层治理工作主动权;更加突出就地化解,把好矛盾风险源头治理关;更加突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巩固良法善治工作格局;更加突出社会参与,凝聚共建共治整体合力;更加突出数字赋能,提升变革重塑强劲动能,用基层治理效能推进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