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若区基层治理现场会交流材料

时间:2023-11-18      来源:昌都政法      责任编辑:强珍



分类施策抓治理 多措并举促稳定

奋力开创卡若基层治理新局面

  卡若区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突出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多措并举抓治理、促稳定、防风险,稳步有序全面铺开基层治理工作。

  一、对症下药理顺机制,完善体系提升效能。卡若区认真贯彻区党委办25号文件和市委17号文件精神,及时启动基层治理工作,今年5月底按照市委部署,全面铺开基层治理工作,及时调整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带头深入主城区和农牧区围绕基层治理工作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针对网格划分不够精细、网格治理效能发挥不够充分、网格治理体系运转不够顺畅的问题,先后召开3次推进会部署基层治理工作。借鉴疫情防控包保模式,主城区城关镇设大网格,党委书记、镇长负总责,以城区派出所辖区划分五大片区,由县级领导担任片区长,以村(社区)为网格单元,社区主要负责人担任网格长,将小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及居民自建区划为微网格,小区物业、单位、学校、医院负责人担任网格员,居民自建区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网格员,小区楼栋设楼栋长;14个农牧区乡(镇)设大网格,党委书记、乡(镇)长负总责,以行政村为单位划基础网格,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担任网格长,把自然村划为微网格,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担任网格员;乡(镇)机关、学校纳入属地行政村微网格,由党支部、学校负责人担任网格员;寺庙按“1拖N”片区划网格,由牵头寺管会负责人担任网格长,片区所属寺庙划为微网格,寺管会负责人担任网格员。全区城镇、农牧区和寺庙共划分基础网格234个、专属网格24个,配备网格员1756人,有效解决了网格划分不够精细的问题。

  二、上情直达基层末梢,下情反映耳聪目明。对照“七大员”职责要求,落实网格长、网格员“2讲”“8报”工作法,讲需要群众知晓的通知、讲惠民政策,确保群众知晓率100%。及时报告网格突发事件、安全隐患、违法线索、矛盾纠纷、重点人员、宗教事物、社情、民意,并按事件类别、性质、处置权限,及时分类上报或就地解决,做到网格矛盾不上交,小事在网格内解决,中事、大事不出乡(镇)。网格员做到入户到家、意见到家、感情到家、工作到家、好事到家,做到群众求助必到、群众困难病重必到、群众家中发生变故必到、邻里发生纠纷必到、村(社区)突发事件必到、村(社区)开展活动必到。通过“五到家”“六必到”工作,做到网格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置清、矛盾隐患清,确保网格管理员对网格底数清、情况明,有效解决网格员职责不明确、网格治理效能发挥不充分问题。

  三、加强管理监督考核,全面保障机制运转。卡若区分管领导与乡(镇)领导、乡(镇)领导与辖区网格长、网格长与网格员、网格员与农户(楼栋长、商户)、楼栋长与住户逐级建立网格微信工作群,上级网格传达指令、宣传政策,下级网格反映问题、报告情况,均通过网格微信工作群落实,切实构建起上下贯通、一体联动的网格工作体系,既提高网格工作效率,又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严格落实区级一月一会商、乡(镇)一周一调度工作要求,集中办理网格员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确保各类问题隐患发现得早、处置得快、解决得好。

  规范网格长、网格员履职监督管理考核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卡若区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意见》《卡若区网格员奖优罚劣考核激励暂行办法(试行)》等管理规定,明确网格治理目标,压实网格员责任,调动网格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服务网格的主观能动性。保障资金需求,累计投入830余万元,保障基层治理工作稳步推进,特别是按照城区400元每人每月、农牧区300元每人每月的标准,给予兼职网格员交通、通讯补助,城区聘用专职网格员采取“底薪3054+绩效546”的模式发放薪资。对网格底数不清、矛盾隐患上报不及时的网格员采取扣除补助、绩效、扣年终考核分等措施,对管理有效、服务到位、群众认可的网格员在评优选先中优先进行考虑;同步从严督促网格长、网格员履职尽责。

移动客户端
长安剑公众号
官方微博
和谐昌都官微
X